S.160, Années de pèlerinage. Première année; Suisse [9 pieces] (1848–55) 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
李斯特一生游历了许多国家,深受各国不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触动,他把这些深切的感受和鲜活的印象用音符写入了他的作品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取名为《旅行岁月》Années de Pèlerinage 的三部钢琴曲集(又译“旅游岁月”)。
《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Première Année, Suisse S.160 ,是于1848-1854年间,根据其1835-1836年所作的钢琴曲集《旅行者札记》Album d'un voyageur S.156 修改而成。同时在这次修改中,为了使人们不再演奏或传播修改前的作品,他于1850年从出版商哈斯林格出版社买回了《旅行者札记》S.156 的版权和印版,并不允许它在自己的作品总目录中出现。
这部《旅行岁月(第一集)- 瑞士游记》S.160 于1855年由朔特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共由九首曲子组成:
1.威廉·退尔教堂 Chapelle de Guillaume Tell ,C 大调,4/4拍,慢板,后半段为活泼的快板。
威廉·退尔是十四世纪瑞士独立运动的传说性英雄,在席勒的戏剧中为知名人物。这是李斯特参观威廉·退尔教堂的体会。他用音乐描绘了这位勇士高大的形象,铿锵的和弦犹如纪念碑一般挺拔、壮丽,隐隐地还可以听见山峦间回响着的号角和激奋向前的奔腾的音型,最后以悲壮的颂歌结束。
在这首曲子的乐谱上,写着一句格言:
One for all
All for one
李斯特从这里感受到了人类英雄的伟大使命。他始终对英雄人物抱有无限的崇敬,因此他一生中不仅有许多以英雄为主题的作品,而且他也在音乐中塑造了属于自己精神世界的英雄形象。
2.瓦伦城之湖 Au lac de Wallenstadt ,降A大调,3/8拍,平静的行板。
左手部分是涟漪般的音型,右手在高音区吟唱流畅舒展的旋律,明亮纯净的音响有如湖面水波闪烁的光影,安详而令人陶醉。李斯特在乐曲标题下引用了拜伦的诗句:
你这鲜艳明丽的湖啊,
与荒寂的天地一道,
用无声的语言向我宣召:
为了纯洁无暇的春天,
抛离大地上的一切忧愁和烦恼。
玛丽则在她的自传体小说里回忆道:“在瓦伦城湖边,我们坐了许久。弗朗兹(李斯特)在这儿为我写下了带有忧郁色彩的和声,湖水叹息似的音响和船桨的节奏韵律。听到这些,没有一次我不是泪水盈眶的。”这首作品的确有一种带人超凡脱俗的力量,尽管,它始终是安详的。
3.田园 Pastorale ,E大调,12/8拍,活泼地。
二段体形式,单纯而朴实。带有舞蹈性,轻快明朗,使人联想到古老的田园牧笛和舞蹈场面,这是牧人和仙女的游戏。
4.在泉水边 Au bord d’une Source ,降A大调,12/8拍,优雅的小快板。
是由主题装饰而成的自由变奏曲。其中引用了席勒的诗句:
年轻的自然之神
在清凉的潺潺细语中
开始它的戏耍。
李斯特用活泼的音型模仿泉水的喷涌,在晶莹剔透的音响中,仿佛看到太阳底下闪烁着光芒的飞溅的水珠。
5.暴风雨 Orage ,c小调,2/2拍,甚快板。
取自拜伦的杰作《夏尔德·哈洛尔德巡礼》Child Harold’S Pilgrimage 第三集中对瑞士狂风暴雨描写的意境。
6.奥伯曼山谷 Valee d’Obermann ,e 小调,4/4拍,甚慢板。
《奥伯曼》(又译“奥勃曼”)是塞纳库尔(Etienne Pivert de Senancour, 1770-1846) 创作的书信体作品,记录了无神论兼禁欲主义者的作者二十年的内心世界,曾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起挑起19世纪前半叶欧洲的自杀风潮。这首小曲描述奥伯曼内心“我盼望什么?我是什么人?在自然里能寻找到什么?”李斯特在乐谱上引录了塞纳库尔的一大段文字:
“巨大无边的自然意识,无处不在。它淹没一切,不可穿越。全人类的痛苦、冷漠、超群的智慧、耽于声色的自弃,所有的欲望和深深的烦恼,这一切由人的心灵所承受的,我都已经感觉到了,都承受过了,就在那值得纪念的夜晚。我迈着满是噩兆的步法走向衰弱的年龄;我已经吞下了我生命中整整的十年。”
李斯特在这首漫长的作品中,准备地把握了这段文字的意境。它是暗淡的、阴沉的。但是,乐曲最后是以乐观明朗的情绪结束的。李斯特天性中有这种乐观,他始终自认为是一个能够战胜困难、能够把握住自己命运的强者。他在爱情、大自然、艺术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他所受到的挫折。对他来说,塞纳库尔的深重苦难毕竟还是遥远的,或者,只是一种艺术。
7.牧歌 Eglogue ,降A大调,4/4拍,稍快的小快板。
灵感来自瑞士山间《牧牛之歌》的情绪。
8.乡愁 Le mai du Pays ,e小调,4/4拍,慢板。
这首作品宛如前面第六首《奥伯曼山谷》的插曲,表现奥伯曼在巴黎对田园生活的乡愁,他曾对朋友们说:“我唯一死而无憾的葬身之地是阿尔卑斯山。”
9.日内瓦的钟声 Les cloches de Geneve ,B大调,6/8拍,很快的小快板。
这是李斯特题献给他的女儿布兰迪的一首小品。1835年12月18日,玛丽在美丽的日内瓦为李斯特生下一个女儿。生平第一次当父亲的李斯特,在平静的湖面荡漾的祈祷的钟声中,为女儿布兰迪的幸福而祷告。拜伦的诗句被题写在乐谱上:
我活着,但这不是我自己,
我是环绕着我的
一切之中的一部分。
这首作品是夜曲风格,总体是安详而宁静的,伴有类似钟声的音响,在中段有一个很强烈的高潮。可以体会到,李斯特对女儿出生这件事很有感触,一种对造物主的感恩之情与起到的意味盎然于优美的歌唱性旋律之中。
S.161, Années de pèlerinage. Deuxième année; Italie [7 pieces] (1839–49) 旅行岁月(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旅行岁月(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Deuxieme Annee, Italie S.161 ,作于1837-1849年,另有补遗《威尼斯与拿波里》S.162 三首作品,作于1859年。其中大多数作品来源于李斯特的第一次意大利之行(1837-1839)。和第一集《瑞士游记》S.160 相比,第二集作品比较重视音乐本身,而较少描绘外在情景。李斯特的这些小曲生动地记录下了他的生活和思想历程,田园场景被古老的文化遗迹、以及它们引起的周围环境和气氛的变化所代替。
《旅行岁月(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S.161 共由七首作品组成:
1.婚礼 Sposalizio ,E大调,6/4拍,行板,作于1838-1839年间。
描写对米兰的布雷拉教堂中拉斐尔的壁画名作《婚礼》的印象。画面描绘的是圣母玛丽亚和约瑟夫订婚的场景,气氛纯朴安详。李斯特的音乐基调也是安详的,一个宛如钟声的五声音阶动机贯穿全曲,它营造了庄严圣洁的气氛。音乐的织体和旋律都很单纯,没有炫技成分,但是通过和声色彩,以及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形成了情绪的起伏。这首作品在某些地方会令人联想到德彪西的音响。
2.沉思者 Il Pensieroso ,升 c小调,4/4拍,慢板,作于1838-1839年间。
灵感来自佛罗伦萨圣劳伦佐教堂内,由米开朗基罗刻在梅迪契家族墓碑上的“黎明”与“黄昏”两座沉思者雕像。李斯特被它们沉静的力量深深打动。它们仿佛是在思考永恒的宇宙和时间,在追忆过去,冥想未来。完全静止的身体形态蕴藏着深刻的悲哀。他还摘引了米开朗基罗的十四行诗《夜的话语》:
“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便是最大的快乐。因此,请不要惊醒我,啊,话语轻些吧!”
其中的音乐带有沉思、忧郁的意味,其中的半音和声预示了20年后瓦格纳的《特利斯坦》的和声手法。在这首作品中,我们没有看到以往作品中的浪漫的情绪高潮,它始终沉静,最后悄悄然结束。李斯特自己非常看重这部作品,后来又把它加以扩展,于1863年写成了管弦乐曲《夜》,也就是《三首葬礼进行曲》的第二首,编号S.112。
3.罗沙小调 Canzometta del Salvator Rosa ,A大调,4/4拍,英勇的行板,作于1849年。
这是一首明快的小曲,乐观明朗,并带有一种幽默感。旋律没有做太华丽的装饰,音乐听上去很纯朴,在整部作品中它宛如一首短小的间奏曲。作品表现的意大利诗人,画家罗沙在法国流亡期间创作的短诗,李斯特将其摘引在乐谱上:
“我常常漂泊四方,但是我的感受却永远不变:爱情的火焰象以往一样燃烧,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4.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47号 Sonetto 47 del Petrarca ,和以下的两首作品构成了本曲集的中心。
灵感均源于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 1304-1374)的代表作《抒情诗集》Canzoniere。原本是为声乐和钢琴而作的艺术歌曲,但在第一稿中改编成钢琴独奏作品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第一稿编号S.158 于1846年出版。第二稿约在1850年修订完成后收录到这部曲集中。这三首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题,非常抒情,极富美感。这首《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47 号》为降D大调,3/2拍,始终保持着稍快而多愁善感的,原诗大意为:
“到我去世仍一直爱我的你,当你的芳名从我的嘴里迸发出来时,在对我来说是属于我的一切的你的名字上,请赐予惠赠。你的芳名永不磨灭,我的思念也将永恒不逝。”
原本是为男高音而作的旋律,现在由钢琴柔和地奏出,伴奏部分的织体仿佛即兴弹奏似的自由洒脱,令人联想到肖邦的夜曲。
5.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04号 Sonetto 104 del Petrarca ,E大调,4/4拍,柔板。
这是最为人赞赏的一首,常被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它也是一首浪漫散文式的小曲,在情感幅度上比第47号大得多。诗文如下:
我找不到和平,也没有理由打仗,
我既心怀恐惧又充满希望,满怀热情却又浑身冰透。
我向天空飞升,却又不得不躺在地上,
我一无所有,可又拥抱着整个宇宙。
我身陷囹圄,却又半开罗网,
我不受囚禁,却戴着镣铐,
爱情不会致我于死,却也不让我飞翔,
不让我活着,也不让我从陷阱逃脱。
我是有眼的盲人,哑口却还在发言,
我甘心沉沦,却又高呼求救,
我痛恨自己,爱他人却是一片真心。
我靠痛苦活命,泪珠点缀着笑脸,
生固不足惜,死也不必愁;
我弄到这个地步,都是为了你,我的爱人!
李斯特将歌曲旋律重复了几次,并加上了明丽精致的装饰音,通过钢琴化的处理,最后达到了感人的高潮。这也是一首不为炫技、毫不矫情的佳作,于他后来的《爱之梦》、《安慰》等作品属同一类型。
6.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23号 Sonetto 123 del Petrarca ,降A大调,4/4拍,平静的慢板,仍然是爱情的独白。
诗原意为:
“看到了天使一样的她,我就觉得人生就像梦幻。在万籁俱寂的我的周围,窃窃细语的,只有传来温柔传言的微风而已。”
这首小品起初宁静得仿佛只是弹给自己听的,钢琴的高声部咏诵着温柔至极的旋律,伴奏部分有如树叶的细语,然后渐渐地出现高潮,又渐渐地消退。它充分地展示了钢琴音色本身的魅力,同时也让人为李斯特的旋律写作天赋而感慨,在这里,他几乎抛却了在演奏上以技巧的复杂夺人耳目的目的,一心一意地沉浸在纯粹的美感享受之中。这种心态是大自然给他带来的,也是彼特拉克这位抒情诗人所启示于他的。
7.但丁读后感 Apres une lecture du Dante ,副标题“奏鸣曲式的幻想曲”Fantasia quasi Sonata ,b小调,4/4拍,以庄严的行板为开头,进入激动的最急板。
第一稿完成于1837年,经过修订最终于1849年定稿。标题取自雨果作于1836年的诗集《内在的声音》Les Voix interieures ,内容当然是李斯特自己读但丁的《神曲》第一部《地狱篇》的印象,表达但丁所描述的“悲叹、倨傲、淫乱、憎恶、饥饿”的地狱景象。这首作品听来令人激动,有时甚至会因其狂暴的音响而心惊胆战。速度变化频繁,色调对比极其鲜明,与其他六首作品相比,这首作品属于大型构思,分量重得多。在情感展开的过程中演奏技巧也得以大大发挥。
S.162, Venezia e Napoli. Supplément aux Années de pèlerinage 2de volume [3 pieces] (1860) 旅行岁月(第二集补遗)- 威尼斯和拿波里 Venezia e Napoli S.162
1840年前后,李斯特写下了四首钢琴作品,取名为《威尼斯和拿波里》S.159 ,但当时并没有出版。1859年,他将这部作品改写后,添加到《旅行岁月(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S.161 中,命名为《旅行岁月(第二集补遗)- 威尼斯与拿波里》Supplement aux Deuxieme annee, Venezia e Napoli S.162 ,并于1861年出版。
修改后的这部作品共三首:
1.船歌 Gondoliera ,A大调,6/8拍,很快的小快板,根据佩鲁奇尼(Peruchini)的抒情歌曲《小船上的金发女郎》的旋律而作。
它抒情安详,伴奏音型有如微微荡漾的河水,右手部分的旋律先是以三度平行方式柔和地在高音区吟唱,然后它变成了左手的吟咏,右手则做华丽流畅的伴奏,使人联想到泛舟威尼斯小河上的愉快情景。
2.小曲 Canzone ,降e小调,2/4拍,悲痛的慢板,根据罗西尼歌剧《奥赛罗》中划船时唱的小调《孤独的悲叹》的旋律而作。这也是一首船歌,但情绪是悲伤的,仿佛是船夫在用忧郁的歌声讲述自己的不幸。
威尼斯的河水变作了黝黑的、深不可测的,两岸教堂的阴影更使水面增添了重重暗色,给人以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3.塔兰泰拉舞曲 Tanantella ,这是这一组作品中最常被演奏的一首,音响极其漂亮,开头为g小调,6/8拍,急板,该段落粗犷与纤丽并置,给演奏者和听者都带来极大的快感。
中段转降E 大调,2/4拍,如歌的,取自科特劳(Guillame Louis Cottrau, 1797-1847)的一段拿波里旋律,典型的意大利歌唱风格,多次重复、变奏,舒展而明朗,李斯特让钢琴灵巧的演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随后转入G大调,逐渐进入火热的最急板,这是狂热的塔兰泰拉舞蹈,它达到了辉煌的高潮。
S.163, Années de pèlerinage. Troisième année [7 pieces] (1867–77)旅行岁月(第三集)Troisieme Annee S.163
在完成前两集《旅行岁月》大约三十年后,李斯特再次执笔,写下第三集。《旅行岁月(第三集)》Troisieme Annee S.163 ,作于1867-1877年,无总标题,但后人常常称它为“罗马游记”,因为这部作品均写于这座迷人的城市。此时的李斯特年岁已高,心境亦发生了改变,因此这一集小曲显得很简朴,甚至可说是严肃,其中预示了印象派和二十世纪的音乐。三十年前的青春气息和满腔希望,此时已变作了深深的叹息。这个作品于 1883年出版,共由七首小曲组成:
1.祈祷之钟声 Angelus!Priere aux Anges Gardiens ,又译“感恩”、“天使颂”,E大调,6/8拍,虔诚的行板,于1877年为女儿科西玛与彪罗所生的儿子丹尼尔而作。
这是一个饱尝了人生辛酸的老人发自内心的概叹。在第一集《瑞士游记》中,李斯特曾为他的刚出生女儿布兰迪写过一首洋溢着幸福和感恩心情的《日内瓦的钟声》,现在,来自罗马大大小小教堂的钟声整日回荡在耳边,可是布兰迪已经不在人世。百感交集的李斯特为外孙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咏诵起祝福的歌,但它不是欣喜的,仿佛笼罩着浓浓的阴云。乐曲的高潮部分既像是钟声的轰鸣,又像是内心忧愤的迸发,音响强烈而不和谐。最后,音乐回到了开始的朦胧而宁静的气氛中,钟声远远地消失在罗马上空。谱面上还标有“簧风琴”Harmonium 字样,指出这作品亦可以使用簧风琴演奏。
2-3.艾斯特庄园的绿柏 Auxcypres de la Villa d’ESte ,第二、第三首使用了同一个标题,又名《悲歌》。
作于1877年,回忆着庄园里高大葱郁的绿柏(据说是意大利最大的树),不过有人考证,第三首最初的灵感是来自罗马圣玛丽亚天使教堂的柏树林。音乐沉重而颇有些沉闷,几乎没有任何钢琴演技的炫耀,只有音响色彩的不断变换和组合。此时的李斯特是为自己的心灵而创作,让自己的感情以更加自由和自然的方式宣泄。在沉重的和弦式乐句中,几个抒情的段落格外突出,它们的音响明亮而纯净,如歌的旋律由清澈的琶音衬托着,仿佛是浓密树荫下的点点阳光,又像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不过总体情绪仍是伤感无奈的,这几个抒情段落亦未能帮助他摆脱沉重的心境。
4.艾斯特庄园的喷泉 Les jeux d’eaux Villa d’Este ,亦作于1877年,是整部曲集中的亮色集中点,它以闪烁的音型和明亮的和声、高音区清透的音色描绘了可爱的罗马喷泉:阳光下,水柱反射出耀眼的光彩,它们就像无数小精灵在快活地嬉戏。
是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先驱。在作品标题旁,李斯特还引用了《圣经》中“约翰福音”的一段:“我给他的水,将会成为从他心中涌流而出的泉,它将进入永恒的生命。”
5.悲歌 Sunt lacnymae Verum ,标题含义为“泪水源于人类的苦难”,作于1872年,献给封·彪罗。
这位以往的女婿此时已被李斯特的女儿科西玛抛弃,也许这是作为对彪罗的同情和安慰吧。标题下李斯特专门标注了“采用匈牙利调式”,还摘选了维吉尔《艾尼德》的一段诗句,其中提到了特洛伊的沦陷,李斯特用它来暗示1848-1849年的匈牙利独立战争,尽管人民失败了,但匈牙利光荣犹存。音乐建立在所谓的“匈牙利音阶”上,全曲气氛极其沉重悲痛,但中间有一段形成对比的亮色调,它在两端沉重色彩的包围中显得极其可贵和迷人。
6.葬礼进行曲 Marche funèbre ,是本曲集创作最早的作品,作于1867年,为纪念墨西哥国王马克西姆一世的逝世而作。
他是一位较开明的国王,但最终还是成为了政局的牺牲品。在这里情绪更加沉重,色调更加深浓,表现出一种无奈。
7.净心 Sursum Corda ,标题含义为“发扬你的爱心”,作于1877年,标题取自天主教弥撒仪式的开始,它仿佛是对自己的鼓励,音乐既端庄又热烈,但深深的悲哀仍不肯消散……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1 威廉 退尔教堂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2 瓦伦城之湖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3 田园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4 在泉水边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5 暴风雨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6 奥伯曼山谷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7 牧歌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8 乡愁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一集 瑞士游记 S160 No9 日内瓦的钟声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S161 No1 婚礼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S161 No2 沉思者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S161 No3 罗沙小调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S161 No4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47号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S161 No5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04号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S161 No6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23号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 意大利游记 S161 No7 但丁读后感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遗补 威尼斯和拿波里 S162 No1 船歌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遗补 威尼斯和拿波里 S162 No2 小曲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二集遗补 威尼斯和拿波里 S162 No3 塔兰泰拉舞曲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三集 S163 No1 祈祷之钟声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三集 S163 No2 艾斯特庄园的绿柏1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三集 S163 No3 艾斯特庄园的绿柏2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三集 S163 No4 艾斯特庄园的喷泉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三集 S163 No5 悲歌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三集 S163 No6 葬礼进行曲
李斯特 旅游岁月 第三集 S163 No7 净心